构建专业建设体系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规划草案》提出,从高职教育规律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按照学院理事会提出的“做强护理专业、做大医药卫生类专业、做好经管类专业”的原则,不断完善以护理专业为龙头,眼视光技术专业、药学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重点,稳定发展市场营销专业、导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经过5年的专业建设,在已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其它专业为辅,形成涵盖医药卫生行业、各种工作岗位(群),渗透相关行业岗位(群)协调发展的、更为完善的专业体系。
《规划草案》提出的具体建设目标为:
1、依托行业,结合区域经济设置新专业
主动适应山西老区经济发展需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在已建立的12个专业(其中护理类专业2个、医学技术类专业2个、临床医学类专业1个、康复治疗技术类专业1个、药学类专业2个、市场营销类专业1个、导游类专业1个、酒店管理类专业1个、会计电算化类专业1个)基础上,调整专业数,突出“医药卫生类”的专业群建设,拓展卫生管理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养老服务与管理类专业群建设,力争在2020年,调整专业结构,坚持学校特色,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
2、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已设专业
根据医药卫生行业发展和老区特点,改造现有专业,使之更加专业化、更加高新技术化。坚持突出重点,适时设置调整现有已设专业,调整专业布局,充实专业内涵,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学。各专业负责人率专业教学团队坚持每年到行业开展专业调研,根据山西老区卫生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人才需求状况分析结果和行业意见,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核心资源,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
3、重点建设和全面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特色专业
建立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一般专业三级专业建设体系,用特色专业做示范,用重点专业显亮点。到2020年,在12个专业中,建成1个省级特色专业(护理专业), 2个省级重点专业(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4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医学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药学、中药学)
《规划草案》要求,学院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以建立专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动态机制,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在教学模式上,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和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上,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全面推进课程开发,逐步完成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能力课程开发;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在教学管理上,加强管理,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较大提高,使学院在省内高职高专院校中成为一所有影响的、有发展潜力的学院。
《规划草案》提出八条具体措施:
1、转变观念,落实组织和制度保障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逐步使80%公共基础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使每个专业都建立以专业带头人为领军,双师素质教师为基础的教学团队。
3、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快推进课程改革
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做”三者有机结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思路。
4、开放办学,院校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五个对接”
专业与行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对接。
5、探索以能力为本的课程教材建设
6、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积极学习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7、强化教学制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运行效率
以诊断改进为抓手,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8、加强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医学基础实验室和各专业实训室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