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课教学反思
从事老区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已有一年之久,从初次走上讲台到结课考试,经历了经验不足到柔韧有余的成长,度过了任务繁重到释放压力的煎熬,接受了教学评比与监督指导的意见,自己在此起彼伏的激励与考核中完成了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
我常常在课后与学生聊起学习语文的感受,他们会把最真实的想法和盘托出:或感慨于课堂讲授的优劣,或愧疚于自己基础的薄弱,或徜徉于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凡此种种,无外乎希望课堂效果良好,即便是对不爱学习的人也是一种莫大的拯救。所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到高效课堂?如何真正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语文的素养?尤其在12月份教案评比中,我深刻认识到,在专科教育中理实一体化的重要性,因此,课后的反思显得至关重要,自己需要提高和改进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教学前反思:教案设计脱离实际
《秦腔》是一篇文化散文,俗语道:“五千年地上文明看山西,五千年地下文明看陕西”,“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秦腔”这样的题材深广而丰蕴,我原本以为学生对文章的大意能够理解,重点设计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探索出秦腔、秦地、秦人三者间的关系,从而体会秦川的深厚文化底蕴。没想在课前,学生就展现了一幅莫名的表情,对这篇经典的文化名篇毫无兴趣。学生预习不到位,我只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引入文章。谈到引入,我似乎高估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譬如一些基本的散文文体知识,都没有做重点介绍,而是直言作者的生平背景。这样在知识的衔接上已经产生了断层。在课文分析阶段,我生硬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努力跟着我的思维去思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压抑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所以,我整堂课遵循着我的教案,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实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我思索良久,不断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得出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引导、启发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见解。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制定学习目标,粗略设计学习策略,热烈地争论问题,让他们畅所欲言,懂什么说什么,人人都有发表自己主张和见解的权利和机会。通过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使得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迈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其次,教师在专研教材的同时,应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我认真探索学生的基础和行为习惯,进一步修正了教案,将学生基础欠缺的东西重新温习巩固,将他们预习中认为难以理解的内容补充了进去,让教学方案更加完备。
二、教学中反思:课堂讲授未能与理实一体化相结合
课堂讲授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一,颠倒课堂主体。曾记得大学时期开设的《语文课程标准》,老师一直强调未来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我在实际操作中,却辜负了老师的训诫。整堂课都是我在不停得讲,学生昏昏欲睡的听,我提问,他们回答,对错的结果在整堂死板的教学中随之而过;教学的重难点就在反复强调的歇斯底里中注定失败;文学的修养也随同师生毫无默契的配合而烟消云散。
第二,忽视“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无论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技巧上,都从根本上忽视了这一环节。我曾经还稚嫩的问自己,语文还需要理实一体化?语文能做到理实一体化?所以回头想想自己对教学方式的误区,使得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毫无成绩。例如,讲授法中我注重引导说理的过程,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但恰恰弱化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法中,我只是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没有实际考察他们掌握的程度,也没有在给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练习。依此继续,语文只会成为像初高中一样的应试科目,而不会成为他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奠基石。
第三,课堂氛围低沉。这可能源于我个人对文学严谨的认知态度。人们向来认为语文是一门极其主观感性的学科,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也使得你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须强调你个人的意志,而非绝对。所以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首先得保证自己常读书卷、时动笔墨。出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中太过认真的传递文学思想,解读名人史迹,注重谈吐文雅的同时忽略了机智幽默,导致好学的人在如痴如醉中恹恹欲睡;厌学的人在双眉紧皱中唉声叹气。
反思是对过程的思考,整改才是弥补过失的良药。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做好课堂的预设。每一次教案的编写、教学的设计都不能匆匆而过,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在《秦腔》教学中,我应该考虑学生对于散文知识的掌握,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对于文本的熟悉程度和思考问题能力的薄弱等方面,从而正确条理的生成教案。这就要求我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还应经常性的走入学生中,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心理。
其次,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曾经和众位教师说过:“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并为这条格言而不懈努力,时至今日,我深刻发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许多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远比教师要广的多,这一桶水可以满足某一个同学,而不可能填饱每一位同学。所以之前的“满堂灌”的形式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不再适用,教师如果真想给学生有用之水,最好的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饮水。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应该再充当“给予者”的角色,而应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应该使用民主性的教学用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增强与学生互动的同时,用热情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诙谐语言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次,以活动促教学,拉近文学与职业的距离。理实一体化,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把解读、鉴赏等综合能力培养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多开展说写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创设职业情境,把能力训练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例如,通过学习《秦腔》,同学们了解到秦人、秦地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地理构造或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秦腔,秦腔孕育了秦川的人文底蕴。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医生与病患间也充当着如同秦腔一样的作用,是维护医院与病患关系的桥梁。护士对病人每一次的细心照料,都离不开温暖的言辞;每一步细微的行动,都离不开矜持的内在修养;每一件工作的完成,也离不开俯读仰思的点滴积累。
三、教学后反思:教学经验不足,文化底蕴不丰。
一堂课结束了,我们要批判地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仅是停留在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纵观我的教学计划,在实施中多次被打破。例如在讲《秦腔》时,预想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研究秦腔对秦人、秦地的重要性,以及品位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风格。未曾想学生基础太差,多半堂课都放在导入和分析秦腔的文化底蕴中,而没有时间过多涉及语言风格的探索。导致教学计划未能顺利完成。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限度,根据实际,让所制定的方法和手段得以真正实施。
此外,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点评,只局限在结果的评价,而未做到很好的思维引导,效果不明显。不适当的点评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无人敢发言的尴尬局面。经学生反馈,我得知自己讲课的语速偏快,板书较乱,导致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点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着重改正。
短短几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感受最深的实属自己与学生建立起的那种看似师生实属学伴的教学关系;体悟最多的是自己在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上的欠缺;获益颇丰的是在教学经验上积水成渊的进步。曾记得学生年代的我,憧憬语文老师是一位学养丰富,带领同学们遨游于文本之中,帮助我们打通语言关,领我们进入文学之门的博学先生,而现如今自己走在从教的路上,才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一日而成、一蹴而就的,需要手不释卷、铁积寸累的持之以恒。做一位老师容易,做一位好老师难!我会在教师的岗位上不断充实自己,照亮别人前行之路。